close

20200721_1.png

拍電影Part2 Behind the Scene Part2
課程時間:7/11(六)-7/19(日)

光與影、靜與動。如何成就電影的靈魂,仰賴無數幕後職人的堅持。

回歸電影的本質,我們追尋電影的三大情感指揮家-「導演」「表演」「配樂」,一窺造夢者們如何再創夢境的真實。

--

07/11(六)13:00-15:00【導演:楊雅喆】導演只出一張嘴?

講師:金馬獎最佳劇情片、金馬獎最佳導演入圍《血觀音》楊雅喆


20200721_2.jpg

--

07/12(日)13:00-15:00【配樂:王希文】電影的調味與火侯-電影配樂

講師: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入圍《翻滾吧!阿信》、《總舖師》、《十二夜》 王希文

20200721_3.jpg

20200721_4.jpg

20200721_5.jpg

--

07/19(日)15:30-17:30【表演:陳湘琪】打開電影表演的門

講師: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迴光奏鳴曲》 陳湘琪
 

20200721_6.jpg

20200721_7.jpg

20200721_8.jpg
 

因為這半年在追總隊長夫婦,加上最近日本演員驟逝的新聞,週日湘琪老師的講座特別有感。

(以下《打開電影表演的門》講座筆記部分摘要)

電影表演的特性:
1.綜合製作的過程:演員不能獨立掌握、獨立完成表演,需要多方配合。例如替身、組合式的空間(表演的流暢性會因為轉換場景而中斷)、剪接(決定演員最後表演的樣貌)。
2.非連續性:因為資金、人員時間安排、天氣、技術、空間等因素,經常不是順場拍攝,大多是跳拍,考驗演員情緒的連續(角色的情緒和情感不能因此而中斷)。
3.瞬間一次性(短進短出):拍攝的當下只有幾秒鐘的鏡頭,重複的鏡次仍要保持一樣的情緒張力和新鮮度,多次表演後演員容易dry out/枯乾。
4.需要配合鏡頭表演:鏡位大小、鏡頭到哪裡,影響演員的表演方式。比如大遠景,演員表演要像劇場一樣據有很強的投射力,注重身體線條;而中近景只要自然演出;特寫鏡頭則是必須把專注力放在眼睛,臉部肌肉的抽動要減少,避免傳遞過多的訊息。

關於演員的日常功課,除了飲食控制、體能的維持,還有對現實生活的觀察,包含人在環境中,心理和動作層面的各種邏輯和細節⋯從觀察中擴充自己的資料庫,進能模擬才能讓演出更為生動。另外,瞭解自己也是非常重要的功課,因為電影導演選角時會希望找到與角色最大幅度相合的人,甚至不做什麼,只要鏡頭攝入就是角色,那是屬於本能反應而不是用演的(這和劇場非常不同,劇場相較起來沒那麼吃個人特質。劇場比較重視表現性和投射力,而電影更重視真實的存在感。)

對於抽象情緒和感知能力的訓練,可以利用看展、畫圖、聽音樂、閱讀、寫日記等等偏藝術性的活動來培養,或是學一些技能,比如跳舞、雜技、學樂器等等,把這些能力預備起來,或許會在未來派上用場也說不定。甚至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都可能會是未來演譯角色時可以用來移情的經驗。因此平日的累積非常重要,就像存錢一樣,都是為了表演的當下能夠有錢從戶頭裡面提出來使用。


老師特別提到演員和導演之間的關係。舞台劇基本上是一到兩個月內排戲排好就演出,但電影不一樣,因為有攝影、有麥克風收音、有剪接,可以捕捉到演員身上的細微動作並透過剪接決定表演的樣貌,不需要像劇場演員用身體線條和口條來明確表達角色的意圖、動機和轉折,而是講求真實感,所以排心比排戲重要。前置作業中跟導演讀本、建構角色、釐清問題,對與角色類似的人或相關職業背景做觀察和模擬,甚至與對手演員建立默契等等,這些事前準備都是為了開拍之後能夠自然的進入角色。開拍之後演員只要順著電影的氛圍和流動來表演,並根據拍攝現場環境、對手演員的刺激,給出相應的表演及回饋,就能產生出有機的創作。

一個好的導演,必須掌握演員的特質,在現場提供安全、安靜的環境給演員做準備並給與演員創造性而非結果性的引導,相信演員做得到。拍攝時現場唯一的觀眾就是導演,演員的敏感和脆弱也會同時在導演面前展開,能相信的就是導演的判斷⋯所以導演除了引導演員、讓演員信任之外,同時也是演員心靈的監護人。老師說她個人的習慣是在前置作業就和導演溝通好並建立默契,當彼此有了信任和安全感,開拍之後就會比較順利。

而一個好的演員,擁有強健的心靈是非常重要的品質,這攸關職業安全。演員經常在做極端的情緒運動,拍攝時非連續性的場次或同場的不同鏡次,需要跳拍或重複瞬間一次性的短進短出,整個過程能順利,依賴的是演員的專注力和創造力,這些對演員自身體力和心靈的消耗都特別大。尤其是浸入式的演員,會「成為」角色,所以拍完之後的「去角」就非常重要;戲殺青、完成了角色,就必須回到演員本身,有些演員甚至需要儀式性來切割,好好的跟角色說再見,否則非常危險;即使是非浸入式、只演表象的演員,仍然會有複雜的情緒在內在流動,所以不能因為表演方法的不同而忽視「去角」的動作。

 

幾個比較有意思的QA:

1.和導演意見不同時如何磨合?

湘琪老師說要她很少碰到這種狀況,幾乎在前置期就吃透導演的需求和釐清所有問題,所以在現場反而不需要導演擔心。偶爾有導演突然更改詮釋方式、與角色設定衝突或不合邏輯,老師才會再和導演討論。如果導演堅持己見,老師說在現場她還是會尊重導演是團隊的leader,照導演的要求去演出⋯以前有過的經驗是演出後剪接並沒有使用那個鏡頭⋯因為順著故事,最終也可能被剪接篩掉不合適的部分。

2.如果接到不喜歡的角色該怎麼辦?

演員不能對角色做判斷,而是對角色做理解。從人性的面向去分析角色性格的基底,打通對角色理解的脈絡。好人也會有軟弱的一面,壞人也會有成為壞人的特質,演員需要靠近、接納甚至「愛」這個角色,否則很難進入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