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最近一直在追Queen(掩面)
小時候跟著父親聽西洋音樂,當然聽過著名的抒情曲Somebody To Love,但沒有概念是誰的作品(恐怕也是先熟悉George Michael的版本,92年的致敬演唱會我7歲,對新聞略有印象,畢竟那個年代台灣唱片市場蓬勃到被國際唱片公司視為可經營的一個據點,因此有了93年MJ的危險之旅)世足賽必唱的We are the champions也是先知道歌曲,沒有和老爸口中的「皇后合唱團」連結起來。
一直到10年前,喜歡的pub歌手出道。他很喜歡80年代、90年代的西洋流行音樂,尤其搖滾樂,演出有機會cover時會好好介紹歌曲,我也跟著他複習,並且開始把歌和演唱者做連結。其中I was born to love you就是他定番會cover的一首歌曲。
除了We are the champions或We will rock you這樣後世在賽事常用的大hit曲,做搖滾樂的功課時,比如聽馬世芳老師的廣播,是不可能避開Bohemian Rhapsody這樣的經典傑作。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我才真正有意識的去看和聽Freddie Mercury/Queen的作品。
10年前從YouTube 、維基百科和歌迷的blog文章對Freddie驚人的演唱實力以及傳奇人生有個粗淺的了解,我沒想到的是,僅憑這份淺薄,就足夠讓我在前兩週看波西米亞狂想曲這部Freddie的傳紀式電影時爆哭。
因為曾經做過功課,觀影時即便演員如何神似,都無法把戲劇當作真實;神奇的是,雖然目光聚焦的是假的Freddie,但腦袋裡卻和銀幕互相照映著Freddie本人的樣貌,這點讓人既懷念又傷感。儘管許多人看了電影最後神還原的Live Aid感到熱血沸騰,但對於已經看過真實影像的人來說,大概就是再一次認知Freddie的無可取代吧。尤其正片結束之後Don’t Stop Me Now看到真正的Queen,更加強了這種感受。
當然這部粉絲向的電影,它的敘事風格就電影藝術而言,不能算是一部足夠好的作品。可一旦接觸了它背後的製作故事,絕對能夠理解為何是用這種方式呈現。我也在理解電影的過程中,真正認識Queen的團員—吉他手Brain May、鼓手Roger Taylor、貝斯手John Deacon,不只是lead vocal、show man的Freddie Mercury。
也許有人會說,波西米亞狂想曲的電影宣傳雖然說是Queen 的故事,可除了Mercury之外其他三人根本被邊緣化。單純就電影而言或許是如此,但以整個企劃來看,我卻覺得波西米亞狂想曲是螢幕上的Freddie和螢幕後的親友、包括Queen的成員一起構成的,仍然是Queen的故事⋯所以它帶有強烈的主觀性。電影全篇專注在表達主人公的人性和才華,希望這個世界記住Freddie Mercury是個傳奇的音樂人,而不是與他熱愛的音樂事業無關的其他標籤。
能夠短時間把功課夠補足,要感謝bilibili各種Queen、Freddie Mercury的BBC紀錄片中文字幕版本,以及Queen_皇后乐队非官方微博時不時的幫英文廢如我更新團員們的動態、跟著電影宣傳幫新手挖資料複習樂團趣事、分享資深歌迷對電影的深度解析等等。(導致我在槍花開場前還在看席虎牙在百度貼吧翻譯的書籍摘要,然後自我洗腦梅校長的迷弟Slash大大會原諒我)
P.s. 目前playlist還無法從電影原聲帶和精選輯跳出來。上週跟家父推坑電影之後,家母也說家裡天天聽Qu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