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電影配樂傳奇 Score: A Film Music Documentary
上映日期:2018/03/09
導  演:麥特許瑞德 (Matt Schrade)
演  員:漢斯季默、丹尼葉夫曼、約翰威廉斯、特倫特雷澤諾、蘭迪紐曼、昆西瓊斯、霍華蕭、史蒂芬史匹柏、詹姆斯卡麥隆等數十位著名配樂大師與導演。
發行公司:翻面映畫(B-side Film)



翻面映畫 / B-side Film將這一部《電影配樂傳奇 SCORE : A Film Music Documentary》紀錄片引進台灣,可以在劇院看到專業的中文翻譯字幕,並以7.1的杜比環繞音響聽到這些經典配樂,感覺幸福。(不過醫學名詞的翻譯有點怪怪der←硬要挑剔)

3.9台灣上映。



它敘述了好萊塢電影配樂的歷史、配樂的製作過程、重要的作曲家及他們對電影配樂的貢獻和個人特色,也帶到了一些電影工業專業分工帶給作曲家的壓力等。雖然片長只有93分鐘,但龐大的資訊量,讓觀影者必須聚精會神的去聽去看,與記憶連結消化。

--



觀影筆記:

1.默片時代的電影現場配樂師,以及他們用的風琴和鋼琴。(電子管風琴真的超酷。)
2.各種不同類型的音樂怎麼引進電影中,管弦樂、爵士樂、民族樂器、合成器等。
3.與導演之間的溝通。作曲家接到工作時的感激和自覺不會辜負導演慧眼的自信、轉過頭沒想法靈感枯竭又想推工作的焦慮…儘管過程壓力極大,但仍然熱愛這份工作,不停追求創新。(漢斯季默的分享讓我一直想到關小房間的某人XD)
4.約翰威廉斯的母題發展;漢斯季默把弦樂當作電吉他彈節奏…有些作曲家從主題旋律開始、有些先確定節奏,再想旋律。
5.作曲家的私藏樂器、各種不同類型的工作控台。倫敦的大錄音室,包括教堂改建、艾比路錄音室…設備機材也是看點。
6.電影海報已經貼出來,但配樂只做到一半的壓力。(好熟悉啊某人在便利商店看到預購單的即視感wwww)
7.一定得進戲院看,才能感受混音環節,音訊工程師示範把法國號推出來、在觀影情緒上的影響。

--

這次回 台南真善美戲院 看片。

以前這類小眾非主流的電影,南部只有高雄駁二in89才有排片。上個月中影在台南新開幕的真善美戲院,從日據時代的『宮古座』、後來的『延平戲院』,到現在重新開幕的『真善美戲院』,影院本身就帶有台灣電影傳承的歷史印記。故戲院內部的設計充滿了懷舊風格,選片也是主流與藝術兼顧。

以後又多了一個看片的好所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ice  的頭像
    Alice

    左‧岸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