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40304.jpg - blog


瑪莎在臉書po的《樂評越評越貧》From Bark magazine 2014. Mar,以及與林貓王的相關討論串,嘛嘛,在批踢的樂團圈圈內人r大推薦了兩個音樂書寫的網站。

gigguide.tw
台灣音樂書寫團隊

其實不管樂評如何,那都是書寫者的主觀感覺,最真實的感受還是來自聽眾自己的耳朵。所以除非我自己聽過音樂、看過表演,否則這些音樂書寫對我來說還是隔著一層紗XD

但是在探索的過程中,音樂書寫幫助了我在初次聆聽時能有個依循,注意其精采之處。對一般聽眾而言,音樂書寫的重要性是在這個部分來展現。之前舉過FUNK的例子,當然,有陣子也回去追所謂老搖滾,自然需要注意六零到八零年代搖滾的發展、再找所謂代表性的經典樂團、經典樂曲來認識。那麼一些音雜對各類型的搖滾、以及年代演進的分析評價,對我而言就相當重要了。

我可以感受到音樂圈對台灣所謂不健全的環境,比如我現在聽了一個歐美的團、或是日本的團,某個樂手的風格蠻特別的,我可以在音樂雜誌上讀到關於樂曲製作上的理念,可能雜誌編輯注意到樂手在編曲上的處理、甚至向樂手提出疑問,而樂手的回應就能和我的聆聽經驗產生一種共鳴;甚至喜歡這種演奏風格,我可能可以在吉他雜誌、或是貝斯雜誌找到樂手的專訪;或是在年度評價中發現、原來這個人在專業聽眾/編輯裡面大概是怎麼樣的定位,或許也能得到用類似方式處理樂句的其他樂手相關資訊等等。

可是台灣樂界有這些東西嗎?不是說沒有人寫,是沒有人看(苦笑)當聽音樂就只是聽音樂,誰會去在乎這些後面的「趣味」呢?這是身為一個樂迷感到遺憾的地方。 幸好藉著網路的媒介,還是有一些人在做音樂書寫的動作。

--

下收瑪莎和林貓王的FB討論,另外在林貓王這篇文章的下面的討論,我覺得也蠻有意思的,我渴望的就是所謂「掏出一點理性,在聽音樂的時候,仔細對於音樂時空文化背景或是音樂人的手法目的、做深入認真的追尋。」(by張揚)

【五月天瑪莎】

這是一個樂迷的心聲,而不是一個做音樂的人的心聲。
身為做音樂的人,樂評說什麼有時候認真就輸了。
但作為一個樂迷,我們都會有不同各自評論音樂的方式,或是對於新的專輯出現時興奮的期望或是落寞的失望。

雖說在一本音樂雜誌評論樂評這件事相當弔詭,但這是這幾年來心裡的心聲,所以只好不顧他人非議地寫了下來。
不是為了樂評都很糟無趣而寫,這只是開始,最後我仍然很希望可以看到很多關於許多好的關於音樂的文字,而非無的放矢。
華人世界太需要關於音樂的書寫,讓人們去重新認識並重視音樂。這是我很深的期望,所以只好自己不怕死地站出來這麼說。

《樂評越評越貧》From Bark magazine 2014. Mar

你看樂評嗎?或者該說,你還記得「樂評」這種東西嗎?
至少對我來說,那些真的鞭辟入裡且準確點出作品好壞的樂評,是越來越少了。

我說的不是音樂聽完專輯之後的感想,那種抒情式的虛無縹緲,想應該是深夜裡聽了某專輯有感然後就把近期學到了一些言不及義的形容詞,無以名狀若有似無地以為自己點出這專輯的精髓所在。不!這不是樂評,這種東西請放在你自己部落格給附庸風雅的朋友們心血來潮時點進去看看就好。要不然就請你文筆再加把勁,也許哪天有個天殺的唱片公司找不到人願意在專輯側標推薦背書的,他們可能會因為你在部落格的努力,然後麻煩你寫50個字讓你真的可以跟音樂這個行業有點關聯。

我說的也不是那種為了文章在網路的轉貼或點擊量,而勉強擠出個憤怒的批判觀點(十之八九通常是「向商業低頭」)的這種樂評。這文章作者要不就是打著龐克搖滾精神的旗幟左批市場機制殺了音樂本身,右批音樂人向市場大眾口味低頭沒有骨氣。但說穿了這作者不過就是個無法成熟的中二個性,舉著先人(通常是Sex Pistol或是The Clash這種經典龐克)反市場反政府的大旗,認為音樂就是要越少人認識的價值才越高,一旦某張專輯成功了,他就因為向市場低頭而死去了。所以這種人寫的樂評,有時候也會用某種「唉!真可惜!我曾經如此愛你」的語氣,向某位他曾經很愛但新專輯大受好評的音樂人寫出告別的文字。這種也不是樂評,還比較像是一位心碎的歌迷寫的沈痛告白。「我的女神嫁人了,她背叛了我,她嫁給了這個市場,嫁給了商業機制,我陪伴了她這麼久,她終究還是離開了。我還是喜歡妳,但我沒有辦法再愛妳了。」簡單來說,那所謂的樂評就是以上這幾句話。

我說的也不是那種通篇花了幾百字,全都是音樂類型流派的介紹。天殺的我就是聽音樂而已,我要聽你長篇大論幫這張專輯或是這個音樂人的作品分門別類幹嘛?!你是有音樂分類的強迫偏執?還是其實你根本沒有任何評論觀點,所以只好用了很多你知道的音樂名詞加上斜線,湊上不管全形半形的字數之後還可以炫耀你知道的音樂類型和聽過的唱片真是多得難以枚舉?如果我連你說的音樂類型都沒有聽過,我怎麼可能會懂得你在形容什麼東西?音樂分類只是種溝通的工具,不是拿來定義別人的炫技。我沒有認識哪個音樂人介紹自己的專輯或唱片時有強調過:「我接下來想要做一張post indie/ sub dub/ heading-up shoe-gazing/candy pop crushed/ progressive retro rock的專輯。」做音樂是如此直覺而本能的事,誰會想把自己的音樂搞得如此複雜瑣碎而難以理解啊?!

台灣身為華語音樂的領頭重地,但認真書寫的關於音樂的文字卻少得令人感到心酸。

關於音樂的介紹,大部份都來自於唱片公司準備的新聞資料,經過塗塗抹抹修修剪剪,最後成了網路上某些音樂網站的音樂資訊介紹。所以不管在什麼媒體,你都會覺得那些文字的形容介紹和觀點雷同率高得嚇人,仿佛關於一張唱片或是一位歌手所能說的,每個媒體都差不多。

這是個網路的年代,是各種言論大鳴大放的年代,是每個人都可以公開說出想法的年代;但同時,這也是個可以不具名且無須負責的年代,是安迪沃荷口中「每個人都可成名十五分鐘」的年代。網站太多,但可以提供的內容太少,所以任何一位稍微願意寫下五百字通順文字的人,寫出來關於音樂的文章再怎麼天花亂墜狗屁倒灶,都會有人願意加上「某某編輯部」然後放上網站。再來因為網站之間的轉載合作,在沒有人知道或在意作者是誰的狀況下,繼續再轉載到下一個網站,因為它們也急著沒有內容可以更新或增加點擊量。只要關於音樂都好,不管內容觀點這個網站認不認同,總之有人寫了,我就發佈了;既然我發佈了,你就看吧;反正你看完了我就有點擊量了,然後你也順便留個言或轉載一下吧。

所以越是偏頗的文章網站越愛,因為不管引戰或是找話題,增加點擊轉載和留言數目才是這些網站的最大目的。

所以這些「所謂的樂評」開始參差不齊地在各種媒體(通常是網路)出現,打著樂評的名號但有的只是修改過的新聞資料,或是大罵特罵了某張唱片卻連筆名都不敢放。如果「樂評」在華語市場慢慢消失了,也許令人唏噓。但比較可悲的是那些不合格的樂評到處流竄,我們卻不得不買單。

感想人人會說,樂評卻不是人人能寫。所有的藝術形式,本來就是主觀的好惡。沒有好惡觀點的樂評,他就只是專輯的介紹。好的樂評無論對專輯的好惡,都能夠論述得條理分明也鞭辟入裡。樂評寫得好的人,不見得要會彈樂器或懂樂理,但必定要愛好音樂並聽過足夠數量的唱片,才能培養出自己獨特的觀點和視野。再者,他需要有良好的文字功力。抽象的音樂要化成文字就已經是件困難的事,更何況是還要描述這張專輯音樂哪些部分的好壞。最後,是對音樂的熱情和開放的心靈。因為熱情可以支撐著在華語世界書寫音樂的那種孤獨,而開放的心靈為的是對更多的音樂有更多的接受程度和想像。別再只會拿商業化當前鋒了,獨立唱片只是規模比較小的商業化而已,再者,哪個音樂人會說:「拜託!我的音樂是我自己爽的,求求你們都不要喜歡!我想要維持目前的獨立狀態,苦哈哈的就好,我不想紅,也不想你們買我的唱片!拜託拜託!」

我還記高中的時候,那個網路還不是那麼發達的年代,偶爾有機會可以看到一些精彩的樂評,讓我對作者們的文筆和耳朵羨慕不已。好的樂評讓人可以愛上音樂,也跟隨著作者的角度去聽見並重新認識音樂。無論是過去的經典唱片或是尚未為人熟知的新碟,一篇好的樂評可以是聽眾的嚮導,也可以是音樂人的鼓勵或警惕。後來開始做音樂後,雖然對樂評人總是又愛又恨,但幾次也因為某些樂評前輩的意見,覺得被點出了自己的盲點,爾後恍然大悟且受用無窮。

只是現在,我評你評他評,樂評越評越貧。

如果你是樂評人,或是未來的某天,你夢想成為一位樂評人,請別低估你們文字的力量。一張好的專輯有可能因為你們的介紹而名揚四海,也有可能因為你們的疏忽大意最終石沈大海。在同樣對音樂懷著熱情的生命中,只是大家手上的工具不同,表達的方式也不同罷了。音樂會因為文字的介紹而多了更多的故事和觸角,文字也會因為音樂的輔佐而意義非凡錦上添花。請誠懇地面對音樂,這從來都不是只要評論那麼簡單的事而已,這是你的專業,也是我們尊敬並願意聆聽的原因。也許某個不被瞭解的時刻,你就是唯一的「知音」。

--

【林貓王】

也來寫「樂評」這件事。

老實說我愈來愈不覺得「樂評」有那麼重要。曾經有雜誌社請我寫音樂評論,部分是要挑我覺得沒那麼好的專輯來寫,可以寫出它的優點與缺點,我實在沒有興趣,便回絕了。

理由很簡單,我希望把我的時間花在喜歡的專輯上面,不喜歡的專輯我到底為什麼要花那麼多時間,找那麼多證據來討厭它?我覺得這是「樂評」給人的錯覺,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會覺得美食評論家說難吃的食物對你而言就真的很難吃嗎?或者,你討厭金針菇,但不見得別人就討厭啊? 音樂人應該是最討厭樂評的,Hot Chip知名單曲〈Over and Over〉就是在嘲諷樂評批評他們「重複性高」、「無聊」,於是乾脆寫出一首整首都在唱「Over」的歌,不巧的還真是好聽。Peter, Bjorn & John也有一首歌〈Breaker Breaker〉獻給樂評:「在你傷我的心之前,我要打斷你鼻梁,順便寫首歌來唱...」英國衛報樂評人Paul Lester還真的說過,有時候他只能躲在角落看表演,因為常講真話惹惱音樂人,還有人寫歌罵他。 因此我覺得樂評是很崇高的職業,因為沒有一個人的職業是要你掏心掏肺說真話,想想,你有辦法在公司裡對每個人說真話嗎?我無庸置疑的崇拜樂評,卻也開始產生懷疑。隨著閱聽的時間久了,我慢慢發現樂評是一個各說各話的詭計,往往英國的NME大肆吹捧的專輯,美國的Pitchfork就給予低分處理。

實情就是這樣,樂評只是個人好惡,但他們找到了方式去說服你,去告訴你這張專輯有多屌,即便它一點也無法感動你;去告訴你這張專輯有多糟,即便你聽第一個音符就想要掉淚。所以你這輩子最愛的專輯大部分絕對不會出現在什麼鬼音樂獎項,因為那些獎項也是一些樂評在處理的。 請相信自己的耳朵。樂評不是一切,只是參考的工具。某方面我很需要這些音樂資料來輔佐我,帶我到音樂裡更深的地方,帶我了解音樂的背景、故事、弦外之音;但某方面我根本不需要這些,因為有好聽的音樂就足夠了。音樂與我之間若產生了關聯,其他什麼都不重要。

至於我寫的東西是不是樂評,我很想說不是,因為這幾年下來我已經儘量找到方法誠實寫出自己的感覺。我沒有資格評論一張專輯,我只想把這張專輯帶給我的感動,說給大家聽。而且我更喜歡寫部落格了,我覺得,每個喜歡音樂的人都應該來寫部落格,相較於冰冷的「樂評」,我更看重「音樂文字」,有時候回去翻自己當年寫下的傻裡傻氣的東西都會發笑,但那就成為了你個人的記錄,包括網友留言,跟寫在臉書完全不一樣。而且這些都會經由搜尋引擎,成為廣大網友參考的依據,你寫得愈詳細愈好,想寫好話想寫壞話都好,最好讓所有的樂評都失業。

請你務必成為一個音樂分享者。

--

【五月天 瑪莎 回應】

從另外一個角度,討論所謂樂評這件事。

很開心這文章引起一些小小的波瀾,可以讓大家反思或是重新想想關於我們現有的樂評,以及我們該用什麼態度面對樂評。
沒有任何預設立場,我也覺得沒有任何對錯。

但林貓王這篇讓我相當有同感的是,樂評(或任何「評論」)的確是令人尊重且崇高的職業,因為在這個大家都不敢說真話的年代,居然有人要拿錢買下你的道德勇氣請你說真話,這的確是令人尊敬且不是每個人都辦得到的。

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要只相信自己的耳朵,只是在還摸不著頭緒自己的耳朵可以相信些什麼的過程中,卻可能會讀到有些自詡為「樂評」其實不太夠格的音樂文字,流竄在各種媒體中。

說到底,身為一個樂迷,我只是因為無意中看見了某些網路媒體的樂評,突然懷念起往日讀過的許多精彩樂評(當然也有罵五月天的),這樣而已。

但至少,每個人在相信自己的耳朵過後,如果還可以做些什麼,應該就誠如林貓王在這文章最後所說的: 請你務必成為一個音樂的分享者。

--

林貓王臉書
五月天瑪莎臉書粉絲專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ice  的頭像
    Alice

    左‧岸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