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Google了一下自己的本名,看到了很有趣的東西XD
原來我打過這個啊XD
是說Google出42項,但是有小我一歲跟我同名同姓的人|||||
我的名字明明就很不菜市場啊||||||
--
中學生網站 -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跨校網路讀書會
《中華文化的思索》20020526-6858
台南區 - 台南市 - 9105 - 指定閱讀 - 高2年級
王姿勻 : 聖功女中 - 高2年 01班 04號
徐立玲 : 聖功女中 - 高2年 01班 15號
黃靖閑 : 聖功女中 - 高2年 01班 26號
書名中文主標題 文化苦旅
書籍作者 余秋雨
出版單位 爾雅
出版年月 : 199211
版次 : 四版
(一)相關書訊:
余秋雨,一九四六年生,浙江餘姚人。在家鄉讀完小學後到上海讀中學和大學,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在海內外出版過史論專著多部,曾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榮譽稱號。做過幾年學院院長,辭職後潛心寫作,在繁多的頭銜中比較重視上海市寫作學會一職,因為這個學會由全上海各大學的寫作教授們組成,專門研究「寫作」究竟是怎麼回事。近年來在教學和學術研究之餘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後獲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台灣聯合報讀書最佳書獎、金石堂最具影響力的書獎、上海市出版一等獎等。
(二)內容摘錄:
完全可以把憤怒的洪水像他傾洩。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洩也只是對牛彈琴,換得一個漠然的表情。讓他這具無知的軀體全然肩起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也會覺得無聊。
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王道士只是這齣悲劇中錯步向前的小丑。一位年輕的詩人寫道,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啟程,他回頭看了一眼西天淒艷的晚霞。那裡,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第二頁)
(三)我的觀點:
◎時間:九十年九月廿二日
◎閱讀此本書之理由
徐:散文式的文章,可以一次讀個幾篇即可討論,較方便分段閱讀。且文化苦旅是屬於文學方面近來很重要的一本課外閱讀,有其一定之地位。
王:不只是因為文化苦旅在文學界評價甚高,更因它是由一個親身經歷過文革的文學家所寫成的一本書;透過這本書,或許更能貼近中華文化的本質,及在另一山河的千變萬化。
黃:文章的題材豐富,可以增加不少國學常識和了解地方特色。
◎討論之章節
一‧《道士塔》、《莫高窟》
徐:讀到這兩篇,就會很討厭那個出賣文化資產的道士,把中國很重要的文物賣給外國人,真是一種恥辱。不過我認為那有其時代背景,有時不能奢望所有人都像知識分子一樣,無知的一般民眾為了生計,有時會犧牲一些東西,環境也是犧牲品之一。
王:一開始或許不只針對王道士,和那些愚痴可笑的人們,皆感到極度的厭惡及憤慨;但越到其後,越有一股悲酸之情緊緊湧來,令人反思,王道士並不是未曾把那些寶物交給所謂的「官」保存,只是那些「官」只知汲汲私利,反倒是外人雖對中國造成極大不可估計的損失,但卻也完整的保存了這些文物。如此說來這一切難以入嚥的惡果,竟是我們親手種下的啊!再說以當時中國的積弱,百姓的困苦,雖求生而不可得,況顧及那久遠不知所以的古物呢?試想看家中日益消瘦的妻子兒女,明知山有寶而不去撿的,豈不是笨嗎?如此反到對當時的人們,多了一股無奈中的悲嘆,憤怒裡的悲哀。
黃:敦煌洞窟的圖片我曾經看過,我實在太佩服那些師傅,如何去雕出那些震撼人心的作品,而且其精細的程度,完全讓人無法去想像是用岩石所刻出來的,這實在是太神奇了!
徐:學校有開過研習課程,就有介紹敦煌石窟內的神像、飛天等等,除了藝術價值之外,在文化上也有其特殊意義。由於洞窟的雕像是由不同時期、不同朝代一層一層建構出來的,所以可以藉著分析雕像的特色和衣著,來了解不同時代的風俗習慣、宗教觀等等,尤其是各「飛天」都有不同的姿態和形式,各有特色,連舞蹈動作也可從其中擷取。其實以敦煌本身來說,就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主題了,但在文化苦旅一書的文章中,我想主要是表達那一份無奈,畢竟中國的近代史中,常常發生一些令人惋惜或氣憤的一些行為,對於文人來說,那更是一大損失與諷刺。
王:本就莫高窟本身來說,即為一佛教聖地,紀錄著當時人們的信仰觀及人生態度;其中部分是為了幫死去的家人積善而抄的佛經及勸世畫,如今卻反倒成為分攪的起源,豈不諷刺。
二‧《夜航船》、《吳江船》
徐:在這兩篇的對照之下,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感覺。一篇是弔古,一篇則是作者的經歷,感覺上有借古諷今之感,也刻畫出文革這場浩劫帶來的一些省思。
王:由古至今學問一直是中國文人汲汲的目標,無論科舉抑或是文名,「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就是最佳的寫照。因此即使胸無點墨,人前人後乃需附庸風雅一番以顯得自己學問精深,如此即便是「小百科」也不足為奇,畢竟博學並非一蹴可及的啊!當然還是有不少文人士真心求學的,將學問作為涵養性靈的養料,發為外在,便生出像蘇子、李白等天才人物。但即便天才縱橫,若無先人的學問知識加以滋潤,天資就能創造五千年來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文化淵流嗎?而文革卻在短短十年間,將幾百至幾千年,代代受人景仰、敬愛的遺產摧毀殆盡,更甚者竟讓青年學生放下書簡,從事只見激烈不見建設的破壞。一想起那排排手執紅皮書的青年,竟有著蘇子的激昂、李白的縱逸,便令人不經打起冷顫;最後留下的也不過是十年的空白,及老大感傷吧!
徐:回到夜航船。夜航船本身好像形成一種文化,一個論壇,以學問來「換取」舒適--一夜好眠,而這樣子的情況中--無聊、無趣的航程,竟產生思想的較勁與發表,也像機智測驗一般考驗著平日累積的實力,非常有意思。
黃:張岱也是個有趣的傢伙,編本小百科編列中國文化常識的動機,居然是為了讓士子不要在船上出醜!不過從這點可以看出,有些讀書人讀到最後竟是讀死書,捨本逐末,了解精闢於艱深的學問,卻捨去最基本最常識化的知識。
徐:那更是警惕著我們才是!所以我覺得張岱的作為也有點在提醒我們做學問的態度,應從基本的部分累積才不至於貽笑大方。
黃:另外,我對「吳江船」這篇文章的部分很感興趣,雖然十年浩劫是對岸大陸的問題,但是身為中國人傳承中國文化還是得了解此文化的迫害和影響。
徐:閱讀過文章的相關書籍,所以更能體會作者本身的描述與感受,知識分子在文革時所受到的勞動改造是何等艱苦之事,用勞力來厄止思想的發展,書籍頓時成了毒品,人與人之間連輕鬆的玩笑和關懷都被否定。青年是處於創造的高峰期,蘊含無限的活力與衝勁,卻要消磨在勞力操作上,是非常可惜的事。尤其是作者提到想到同年齡的他國學子在學問上衝刺,中國學子想到卻是那件勞動時的濕衣。這種諷刺的對比,雖然沒有強烈的字眼譴責,但已把那份與中國近代受列強侵犯的無奈相似的文化迫害之感表露無遺。
黃:嗯!與「夜航船」那篇,文人在思想操場上競賽,的確有很大的差別。
三‧《筆墨祭》、《華語情結》
徐:藝術如果是生活的一部份,那麼自然又寫實,那麼他的存在比較能受人的讚賞與肯定。對於書法,為什麼會覺得古人寫得比較好,大概是這個原因吧!現代人平日不會使用文房四寶,它已經從知識分子的必需品轉為藝術家的工具。有時覺得我們這些年輕人好像丟了一些傳統一樣,但是又得符合時代的潮流,必須去做抉擇,就會屈服於現實的考量。雖然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其研究的價值與傳承重要性,但在這個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時代,要像古時候,發展出如唐詩、宋詞那一類的朝代代表性文學可能難度更高了,因為知識分子各有不同的領域,不像當代又應時而作所以用當代流行的體裁來寫的情況,大家都選擇自己擅長的來表達。
黃:雖然無法創造出更巔峰的古文系統,但用白話文也可發展出另一個不同風貌的文化!雖然「書法」已成為一種藝術,但是只要我們不完全的捨棄,仍有進行延續的工作,我想仍然對中華文化有所貢獻。
王:曾有個老師提過,當年參加日本留學考試時,曾有個日本京大的大學教授,以毛筆寫了一封信給他,但他卻為無法以漂亮的毛筆字回信而苦練了兩個月。為何日本能在比台灣更現代化的同時,保存更多的傳統,難道不是我們該去反省的嗎?然語言是會成長的,既然歷史的推演走上了白話文,那麼白話文便是我們一代的特色,若強要將白話改為古文,便顯的太過矯情了!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就毋需學習古文,甚至是書法。歷史上也曾有過文體變更的時期,秦王焚書坑儒就一度使漢朝文學發展困難重重,然卻在漢代同時開出了古詩漢賦的雙采奇葩,這是因為敗亡並非全是壞事,重要的是在毀滅之後的新生,這也是當代所應做的事。學習古文是為了傳承前人的智慧,發揚書法是為了保存文化的美感,而積極創作更是為了開創另一巔峰的開端,如此,才有所謂將來的可能啊!
徐:的確,人不可以忘本,華人還是要學華語,即使不流利也要會一兩句,要有中文名字,要了解接觸中華文化,至少如此,而精不精那是個人的問題,有些人的生長環境較不須擁有紮實得中文基礎,但是認知到自己的血統還是要知道一些比較好。我也覺得在文言文的系統中,許多文人都受到前人的影響而一代代傳下去,現代的文人也在文言文與白話文間轉換,把「精神」往白話文方向傳承,所以在白話文中仍丟不開文言文的架構與思考模式,畢竟西方的模式不一定適合中國人。
黃:那也就是說,學習古文仍然是必要的吧!對於表達能力上的幫助仍是很大的!
(四)討論議題:
單就第三篇的討論內容來說,你認為文物的保存、文化的傳承與現代化的發展有無衝突?為何?在稱為地球村的現代,難免文化之間會發生交互作用,我們要用什麼態度去面對這些改變?如何保護自己的文化且傳承下去(以一個高中生的角度思考。)?
原始網頁
Trash the Pride
本家。
備份blog尋找中。
備份blog尋找中。
- Mar 15 Thu 2007 19:58
[讀書會] 中華文化的思索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