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81123_0.jpg

11/23

最近一直在追Queen(掩面)

小時候跟著父親聽西洋音樂,當然聽過著名的抒情曲Somebody To Love,但沒有概念是誰的作品(恐怕也是先熟悉George Michael的版本,92年的致敬演唱會我7歲,對新聞略有印象,畢竟那個年代台灣唱片市場蓬勃到被國際唱片公司視為可經營的一個據點,因此有了93年MJ的危險之旅)世足賽必唱的We are the champions也是先知道歌曲,沒有和老爸口中的「皇后合唱團」連結起來。

一直到10年前,喜歡的pub歌手出道。他很喜歡80年代、90年代的西洋流行音樂,尤其搖滾樂,演出有機會cover時會好好介紹歌曲,我也跟著他複習,並且開始把歌和演唱者做連結。其中I was born to love you就是他定番會cover的一首歌曲。

除了We are the champions或We will rock you這樣後世在賽事常用的大hit曲,做搖滾樂的功課時,比如聽馬世芳老師的廣播,是不可能避開Bohemian Rhapsody這樣的經典傑作。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我才真正有意識的去看和聽Freddie Mercury/Queen的作品。

10年前從YouTube 、維基百科和歌迷的blog文章對Freddie驚人的演唱實力以及傳奇人生有個粗淺的了解,我沒想到的是,僅憑這份淺薄,就足夠讓我在前兩週看波西米亞狂想曲這部Freddie的傳紀式電影時爆哭。

因為曾經做過功課,觀影時即便演員如何神似,都無法把戲劇當作真實;神奇的是,雖然目光聚焦的是假的Freddie,但腦袋裡卻和銀幕互相照映著Freddie本人的樣貌,這點讓人既懷念又傷感。儘管許多人看了電影最後神還原的Live Aid感到熱血沸騰,但對於已經看過真實影像的人來說,大概就是再一次認知Freddie的無可取代吧。尤其正片結束之後Don’t Stop Me Now看到真正的Queen,更加強了這種感受。

當然這部粉絲向的電影,它的敘事風格就電影藝術而言,不能算是一部足夠好的作品。可一旦接觸了它背後的製作故事,絕對能夠理解為何是用這種方式呈現。我也在理解電影的過程中,真正認識Queen的團員—吉他手Brain May、鼓手Roger Taylor、貝斯手John Deacon,不只是lead vocal、show man的Freddie Mercury。

也許有人會說,波西米亞狂想曲的電影宣傳雖然說是Queen 的故事,可除了Mercury之外其他三人根本被邊緣化。單純就電影而言或許是如此,但以整個企劃來看,我卻覺得波西米亞狂想曲是螢幕上的Freddie和螢幕後的親友、包括Queen的成員一起構成的,仍然是Queen的故事⋯所以它帶有強烈的主觀性。電影全篇專注在表達主人公的人性和才華,希望這個世界記住Freddie Mercury是個傳奇的音樂人,而不是與他熱愛的音樂事業無關的其他標籤。

能夠短時間把功課夠補足,要感謝bilibili各種Queen、Freddie Mercury的BBC紀錄片中文字幕版本,以及Queen_皇后乐队非官方微博時不時的幫英文廢如我更新團員們的動態、跟著電影宣傳幫新手挖資料複習樂團趣事、分享資深歌迷對電影的深度解析等等。(導致我在槍花開場前還在看席虎牙在百度貼吧翻譯的書籍摘要,然後自我洗腦梅校長的迷弟Slash大大會原諒我)

P.s. 目前playlist還無法從電影原聲帶和精選輯跳出來。上週跟家父推坑電影之後,家母也說家裡天天聽Queen。
 

--

翻資料看到一些舊評論,提到後期Queen 的歌曲因為Freddie的喜好和堅持所以比較偏流行,混音讓Brian退的比較後面,編曲也沒有以前硬搖風騷的電吉他和Vocal互相競飆的激情風格。對方舉例The Show Must Go on,感覺編曲的重點都在凸顯Vocal而不像一個搖滾團,非常可惜。     
 
如果順著時間軸把Queen的作品聽下來,可能對這評論的切入角度多少有同感。對嚴厲的搖滾樂迷來說,Freddie生前和Queen最後原創的這兩張專輯在音樂上的衝擊相對較弱。但結合團史,包括主唱的病情和團員之間的關係,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下,產出這樣的作品也是一個必然。這些作品對Queen成員本身的精神意義有其無可取代的地位,並不是放棄探索、往pop「沈淪」,而是所有技術服務於歌曲內含的訊息和創作者的情感表達。
 

181123_1.jpg 181123_2.jpg


--

181123_4jpg.jpg

巨腥機器人,Queen最狂專輯《News of the World》40週年

去年發行的News of the world 專輯發行40週年的紀念版本裡面,除了原始專輯豪華版(就是原專輯+bonus tracks )還收錄一張全專輯曲目的「Raw sessions」版本。就是把以前錄過的,除了正式發行的版本之外,再找出同樣專輯曲目的一整套製作發行。(編曲不一樣啊啊啊)這代表他們當年的製作精雕細琢。然後檔案整理很強,所有盤帶都收的好好的。
 




有被釋出到串流上的兩首經典。

Jazz豪華版專輯中也有bonus收錄了Don't Stop Me Now的with long-lost guitars 版本,電吉他編曲比重比最終成品還多。比較這些版本,會知道為何原始專輯最終會是那種選擇。話說Freddie自己的歌大概就是讓Brain盡情彈再把太多太滿的版本砍掉吧,誰叫作曲者掌握生殺大權XD

--

11/26

這幾天複習Queen現場,還是可以分辨出來Freddie聲帶狀態的轉變。86年那時雖然他還不知道自己生病,但在40歲這個年齡段上下,以樂團主唱而言這種大型巡演的確對體力是很大的考驗,尤其搖滾曲用真音嘶吼的狀況還蠻多的。所以當時團員情緒狀態不好,他才會用可能是最後一次巡迴來勸架⋯⋯沒想到一語成讖。

看86年布達佩斯和溫布利的演出,在激情之外也注意到run-down,怎麼安排讓最累的鼓手和主唱休息。演唱中也會注意Roger怎麼幫Freddie 墊音、而Freddie 又怎麼在一首歌的層次中以省力的方式選擇部分高音完成,既不損歌曲的高潮持續令台下瘋狂,又不至於太快耗盡聲帶的使用極限。


(布達佩斯是用電影膠捲拍攝的,所以能夠做數位修復,如果買藍光片來看的話畫質會非常清晰。)


(溫布利則是用電視類比訊號拍攝的,所以就算是藍光DVD,畫質當然也哭哭沒辦法救了。但我的重點是在May居然一首歌還用兩種吉他solo、真的很「厚工」XD)


86年的大巡演雖然聲帶狀態不是最好(畢竟和20代相比也是有年齡了,平素又菸酒不忌),但是技巧和分配是非常專業的,甚至更勝年輕時的天生神力。比起86年,70末80初的狀況才多吧?像是情緒上和作息上的混亂,比如和男友吵架結果隔天表演沒聲音之類的囧。


(和男友吵架隔天失聲的演出,影響工作當然就痛定思痛分手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