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譚詠麟 & 五月天 -《脫胎換骨》


這首的確是寫給校長的歌,旋律的走法基本非常80年代。初聽我甚至認為冠佑給了一首能唱粵語的懷舊香江歌曲,寧願夕爺寫粵語吶!

編曲和配唱很好的襯托了校長。感覺五月天做了個溫暖的平台讓校長表現。也顧及校長提到自己是溫拿出身、想和樂團合作的意願吧?因此以單純四大件減法的編曲,回歸樂團音樂的本質。所以我認為五月天並不是克制,而是在該有的曲風上恰如其分。

只是若一開始就搖滾團、重節奏下去,會吃到校長的vocal……而突出校長是主角的辦法,就是林依霖所做的進歌方式。開頭和鋼琴搭配的programming,不過是讓此曲的年代感不要過於復古。

有人說這首歌聽來像是《勇敢》2.0……雖然《脫胎換骨》和《勇敢》都是行板勵志抒情曲,但《脫胎換骨》實際編曲往《頑固》風格靠,樂曲的推進是在節奏隊上。當然也有了令聽眾無法忽視、給貝斯走旋律線的空間。

吉他部分,除了石頭以tele一貫擔任氛圍塑造的角色,間奏吉他獨奏的編寫邏輯則和《頑固》類似,以稍成熟的韻味發揮雙吉他的特色,而非過去習慣怪獸擔當如《自傳》前作《勇敢》的模式。另外,在最後副歌重複段落,怪獸吉他和vocal分別走旋律呼應也很有意思。

建議可以連著《勇敢》→《頑固》→《脫胎換骨》聽五月天在編曲結構上的變化。

p.s.Vocal控可以多注意一下,阿信的配唱有好些個小地方放入他個人標籤化的技巧;整體運用和聲來豐富歌曲厚度,取代以往五月天愛用弦樂去填塞的空間。



有朋友初聽《脫胎換骨》覺得過於保守,和校長其他幾首合作曲相比實在不出彩。

我也因此試聽了其他地區披露的歌曲,的確如校長報紙專訪所說、預計往月球去的作品,多是合成器基底、電子節奏的類型。而五月天完全不同方向的往火星去啊(大笑),強調live band的復古減法歌曲……

我有點好奇校長這專輯的曲序要怎麼排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ice  的頭像
    Alice

    左‧岸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