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50302_1.jpg - blog

「The Beatles, Tomorrow 披頭四展」

日期:2014/12/18~2015/03/09
時間:10:00~18:00 (最後進場17:30)
展覽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 中4B館

The Beatles,那四個來自利物浦的青年登陸美國、引爆席捲世界的狂潮,已是五十年前的陳跡。那為什麼我們還在聽The Beatles?他們哪裡偉大?為什麼重要?

因為他們讓「男生留長頭髮」變成一件很酷的事。
因為他們是第一支紅得可以辦「世界巡迴」的樂團。
因為他們把「搖滾樂」從「青少年的消閒娛樂」,轉化為「有思想、有深度的藝術形式」。
因為披頭四讓「自己寫歌、自己唱的搖滾樂團」成為此後幾十年流行樂壇的主流規格。

The Beatles宣告解散那年,他們都還不到三十歲,他們在最顛峰、最成熟的時刻斷然結束,此後再也不曾重組。所有酸甜苦辣的故事,都封存在一幀幀照片、一齣齣電影和一張張唱片裡,那確實是再合適不過的句點。

本次「The Beatles, Tomorrow 披頭四展」跨越了1960~1970年代期間,將重溫那些影像、那些歌,就像重新把那集體的青春期再活一次。 披頭四展本次展品有 100 張攝影作品為全球限量 25 套之一,經英國「鏡報聯合供稿 & 授權報業集團」福格斯‧麥坎納 (Fergus McKenna)、「荷蘭V!P’s 國際藝術畫廊」彼得‧雷文 (Peter de Raaf) 聯合統整,並由米羅皮克斯 (Mirrorpix) 與 V!P’S國際藝術畫廊聯合發行。

馬世芳、五月天瑪莎、梁浩軒 聯合策展。
視覺設計師-聶永真、方序中,操刀視覺、商品設計。

主辦單位: 藝八館有限公司、啟藝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新世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富錦樹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贊助單位:COTTON USA、THE BODY SHOP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beatlestomorrow

--

150302_2.jpg - blog

藉著過年888福袋的機會,買了三套,讓家裡60代、30代、20代、10代末(驚)的六位成員分別看展。

我有幸參與年初三Klaus Bluetner的小型音樂饗宴,30代初的我,只認得大hit的yesterday、let it be,hey jude…錄了幾首不熟的作品,跟初四才得空看展的60代父親分享,毫不意外的他都熟。當然家父初四看完,除了扼腕當日沒演出之外,也覺得後披頭時期、solo部分只收了John Lennon,少了其他成員的介紹,有點可惜。為了空間配置而更動的時間軸,家父也有注意到,好在年前的策展座談有回答到這個問題,於是我擅自向他解釋了。

我自己最有感觸的,竟是最後的紀錄片。對Lennon的敏感和極度不安全感感到吃驚外,也很佩服yoko那時做出兩人分開的決定。那種相愛不是非要黏在一起,而是能夠獨處,精神上信賴而不過度依賴的境界,實在太高了。讓人扼腕的是,當Lennon的事業和家庭生活達到平衡,正要繼續往前走的時候,他卻離開了(遠目)

至於因為有人提供門票就順道看展、20代初與10代末的舍弟舍妹,他們有把語音導覽聽完,我就謝天謝地了(笑)根據與年輕人一同看展的家兄所言,若對近代史尤其冷戰時期的國際關係不了解的話,也不會理解披頭四在西洋搖滾樂的位置、藍儂專區的意義,只是走馬看花而已。

不過,走馬看花也不錯,套一句舍妹的話,難得有這麼一個文青值爆表的機會嘛!

p.s.要不是家母的娘家在台北,很難有機會讓家庭成員都去看展啊!
臉書分享之後也有高雄的披頭迷姐姐才知道此展覽。
幸好還有個228假期,否則錯過就太可惜了!!

再p.s.
與大家分享家人看完展後有趣的反應:)

1.家父頻頻和家人確認是否能認出每個披頭成員和位置,還考舍弟舍妹林哥是誰?頓時讓我覺得天下的樂迷都是一樣的,我也不希望有人搞錯冠佑和品冠(喂)

2.還是高中生的小妹第一個感想是paul也長得太可愛了!從她的反應完全能理解當年少女們瘋狂的尖叫啊…McCartney爺爺的顏真是歷久彌新(遠目)


2015.2.23 by Alice

--

150302_3.jpg - blog


會知道這個展,當然,除了策展人是瑪莎,重點是我也有在追馬世芳老師的臉書,很自然的決定要看展(連過年要觀展的事情都計算好了!)

對30代初的我來說,我在看展之前認知的披頭四是什麼呢?從小跟著父親聽西洋歌曲,對披頭四大概就是《Let it be》+《Yesterday》吧(喂)2000年唱片公司為披頭四出了《1》精選,而我哥有買這張精選,為何入手不得而知,但有個印象-原來某些歌是披頭四的啊(我歌和人從來沒對在一起過,比如《Yellow Submarine》XD);然後,自己L團的本命主唱HYDE君在2003的solo單曲B面翻唱了《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當然,中學的歷史課本裡面可是有寫的,西洋流行音樂史中,美國不能不提貓王、而英國就是披頭四了。

150302_4.jpg - blog

看完展覽下來,我覺得最大的收穫是,親子關係的增進(爆)
原來老爸是披頭迷!!而且還是保羅爵士控!!!(暈倒)

老爸高中就開始跟著哥哥姐姐聽西洋音樂,大學時期還買過台灣B版的黑膠。對老爸來說,他聽披頭已經接近後披頭時期了,所以他對於各個成員的solo如數家珍,加上曾經擁有Paul McCartney的B版黑膠精選,自然就會一直murmur展覽最後一部分都是Lennon的不公平XD。只能說天下的樂迷都是一樣的,雖然Lennon到美國後身體力行反戰,追求愛與和平及自身的靈性成長,卻與當時美國政權立場相左、受到政治迫害、又戲劇化的離世更容易被傳奇化等等緣故,可以理解策展方選擇強調Lennon容易讓年輕一輩留下印象;不過就披頭迷來說,所有成員在音樂方面的發展都是獨特的、而McCartney更是世界公認頂尖的作曲家←老爸這位爵士控的怨念XD,後披頭只有Lennon就不夠完整了!

有披頭迷把後披頭時期的歌曲彙整成一張專輯。在Apple時期發行的白色專輯,很多已經是披頭們的solo曲了;想像若披頭沒有解散,再把那個時期披頭們的創作匯聚在一起,或許會長成這樣吧。(老爸在家一天到晚都在聽這個←完全就是他的大學時代咩~)


150302_5.jpg - blog

初三(2/21)有幸聽到Klaus Bluetner的演出。
之前沒做功課,他居然會70幾首披頭啊太強!!早知道就點一些冷門歌曲(?)
(這位太太,人家唱的妳一半沒聽過就別來亂了好嗎XD)

唉,有時就覺得很哀怨啊,這種藝文活動都辦在台北。
像228連假披頭四展一系列小型演出活動、還有設計人講座、策展人講座我們南部樂迷都很難參加。
順著這個展接著要推出的馬芳老師披頭八講更是!!!(怨念)

台北人真幸福TA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