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50127_1.jpg - blog

我想說的是,唱功的確不能代表一切
但是,當演唱人用心去詮釋歌曲的時候,他就賦予了這首歌一個新的生命

老實說,大陸蠻多音樂節目都算用心了
不但是HD、而且live band收錄,PA又做的很好……
讓人很恨(?)人家電視台就是有資源可以做出這種品質

不過這類的節目為了一下子抓住觀眾的耳朵,老是把編曲搞的太戲劇化
上次鄧紫棋的翻唱,乍聽有驚艷,但是……就這樣了(喂)
而另外一個節目的陳冰,她有用心詮釋,但深度與個人歷練有關,也是驚艷有餘耐聽不足

憑良心說,古巨基的翻唱,我覺得相當不錯
在編曲上面,前後使用了木吉弦樂、鋼琴弦樂為主體,
配上古巨基娓娓道來乾淨清亮的歌聲……我只能說薑還是老的辣XD

可惜中間間奏照原曲的結構,不免俗的也band sound激情一下
又為了節目效果刻意做出更大的反差,反而成為這首歌的敗筆(遠目)

我想很棒的翻唱,不只是演唱人很會唱,
而是真的喜愛演唱的歌曲,真的用心唱出自己的味道……

既然要動人、要唱出屬於自己的感覺,是需要用功準備的
比如翔哥就是、家家也是,這次古巨基的翻唱,我也有感受到。

當然每個聽眾的感受不同,討論可以,
但如果能聽的到一點翻唱者的用心,請盡量給予他們肯定吧^_^

--

關於重新詮釋的這個功課,我是在聽陳冰詮釋盛夏的時候,突然領悟到的
一開始也覺得她的詮釋是炫技為主,沒有把原作詞的情緒和深度給唱出來



但後來,我還是認為她有用心詮釋、也值得一聽……
對演唱者來說,她是借阿信的詞曲來抒自己的情、所以詮釋的是她個人的體會
至少就她個人的角度,她唱出了她自己的風格和情感……

只是聽眾不一定有共鳴、不一定認同,所以產生了不同的喜好。


阿信當然最適合唱五月天的歌。

一方面很多是他自己的創作,聲音表達和歌曲情境他自己最清楚。
在進錄音室之前又不知道試過多少種唱法,
甚至耐聽音源版和激情現場版都思考過了…這是專業主唱的功課。

所以阿信唱的好,不是應該的嗎?




我佩服五月天的,是他們不會滿足於錄音時的那個狀態。

CD音源有的通俗性和私密性的考量。
以一般大眾的收聽習慣,還是乾淨的抒情主旋律、
比較能在生活中某些情境下不經意的自腦袋飄出成為背景音樂。
但這也是五月天的ballad受到質疑的一點

所以我聽到古巨基翻唱的編曲覺得很爽(喂)
這樣比較才會知道,什麼才是pop singer的編曲啊!
我們家還是band sound,只是vocal推的比較大聲而已XD
(好啦專輯版本的鍵盤和弦樂真的很顯眼啦XDDD)

五月天演唱會上的編曲,比起CD版本,在混音的比重上,更加強調band sound
以突然好想你這首歌來說,演唱會上(可聽一下方舟CD),獸哥的吉他更明顯
而且solo之後的破音(過載?)跟vocal競飆的激情度比CD高很多
更不用說live上副歌大合唱後,節奏隊殺進來、鼓的過門和bass……
標誌這就是一首屬於「搖滾樂團」五月天的歌XD

可以比較一下DNA的CD音源(附:2010-2011跨年編排相同)和方舟CD音源(附:官方方舟DVD)
DNA的live最後那段還是原版的樣子,也保留比較多弦樂的部分
但方舟之後的版本,幾乎就是五月天的band sound+周老師鍵盤而已
主唱最後一段也開始用了比較有力道的方式處理……






《突然好想你》這樣的熱門歌曲,
是一般店家「華語流行大補帖」必備的五月天「代表」作
所以五月天在考量所有的觀眾下,幾乎是每次演唱會的必選曲目

近年來上百場的演唱會和商演,慢慢的讓這首歌有一點公式化了
去年高雄JLI主唱沒睡醒(?)、憑直覺演唱就蠻明顯的……(掩面)

但這次螢火晚會讓我免掉了這種擔心……主唱真的很用功!
這次的ballad感覺vocal重新歸零,一句一句思考如何詮釋

尤其是突然好想你最後那一句長音,刻意保留迴盪的三四個echo……
我沒有想到一首已經有它演唱會激情版的樣子的vocal,還可以找到新的驚豔之處


(方舟CD版本我沒記錯的話也是世運音源吧?應該就能明白我為何說是刻意保留echo;
而且去年JRI放大版,也沒有聽到這麼漂亮的echo,所以擅自推論是設計過的。)

2015.1.25 五板回文 by Alice

--

前陣子看了去年張學友上小燕之夜還有電台訪問。部分內容讓我很有感觸。

1.關於雪狼湖的倒嗓暫停,台上台下哭成一團,學友哥說年輕不懂事,和小燕姐母親道歉
2.有一個時期學友哥用很強的power和弦樂團互尬,現在提起搖搖頭,說也沒必要那樣
3.唱過兩次百場,已經知道怎麼用不同的地方發聲,狀態不好也能有及格以上的表現

然後我想到,阿妹好幾年前上小燕之夜,
小燕姐說阿妹每錄一首歌之前,在家裡不知道試唱過幾百遍,
找出這首歌最適合的樣子,然候再來錄音。


仔細想想,主唱不也是這麼做的嗎?

比如I love you無望,雖然翔哥那種經過歷練因現實種種不能愛的無望更深刻;
但是,有點懵懂、想愛卻被外力分開的青春戀情,才是適合阿信聲線的情感表達

比如螢火晚會上翻唱的紅蜻蜓、張三的歌...
和1/2即興的完美落地相比,主唱聲線的完成度就差異相當大。

所以反過來思考,這樣的完成度是下過了多少功夫呢?

150127_2.JPG - blog

我想起方舟巡迴初期讓人心痛的七場小巨蛋

「我從來都不是一個很會唱歌的主唱」指的是天賦,
「我真的覺得自己每天四個小時,都有把每一個音好好的唱完。」指的是他的本分。

也許阿信的天賦不是歌王歌后這樣的等級,
但他對唱歌的喜愛以及用功,我覺得他沒有愧對樂團主唱的稱呼。

而經過方舟八十二場的巡迴,阿信對聲音的掌握度似乎又更上一層樓了。


其實就演唱方面,
阿信沒有做什麼特別值得誇耀的事情,他只是敬業的做好一個專業主唱。
當他們把自己的工作當一回事,
而喜愛他們的我們,也會同樣看重他們的演出,從中體會他們的用心,並獲得感動。

簡單來說,這不就是工作倫理與職業道德的展現嗎?

2015.2.5 五板 po文補充 by Alic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ice  的頭像
    Alice

    左‧岸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