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jpg

引璇前半寧靜、後半激烈,選手時代整體氛圍較為冷冽,而職業時期24HTV的演繹則多了一些溫度,更優雅細緻……兩者都有很高的觀賞性。

奧運果然是特殊的地方。

再看一次北京冬奧的版本,除了跳空的4S,另外兩跳的難度真的是引璇三次公開演出中最難的。比起clean的全日,北京冬奧在滑行步法旋轉的流暢度以及跳躍前後的細節,除了被冰坑掉的4S之外全部都更上一層樓,不管是4T3T連跳時3T空中旋轉舉手與落冰後隨琴聲急停、3A落冰單手打開平衡……而且比賽的壓步也特別少。

交叉看了好幾次北奧跟24h的引璇,明明滑行、旋轉、跳躍、步法是同樣的組成,合樂後卻可以做出凜冽跌宕與絲滑優雅兩種情緒。北奧版本在單足滑行及用刃上特別乾淨俐落,上半身配合這樣的俐落隨音符停頓起伏;24h版則是以柔美的手部線條,彷彿在冰上畫著圓弧的樂句線一般輕點帶動步伐。

被24hTV的羽生君治癒之後,我真的推薦大家再多重複看幾次北奧比賽版本!北奧時羽生處理音符的邏輯和24hTV是不一樣的,所以才有凜冽和絲滑兩種不同的表現力,而兩種表現力又分別和它們展現時的燈光、場地大小、目的相合。

我雖然比較喜歡北京冬奧的凜冽感(可以感覺到比賽時羽生選手的企圖心,每一個用刃的小細節都沒有放過的雕琢),可是在跳3A之前,從第一次旋轉結束鬆手畫圓身體回到直立位的流暢度,以及後續滑行時手臂輕柔的擺動彷若指揮,24hTV的版本讓我非常驚艷。

或許這樣的表現力差異(無關優劣),展現了羽生這半年來從選手到職業運動員的心境也說不定。

--

補記:

引璇目前只有四個版本。
競賽唯一clean是全日、而轉職後GOE為正的大概就24hTV了吧。

看完GIFT、第四個版本的引璇,還是要來感嘆一下北京冬奧。

選手為了冬奧將體能推到巔峰、為了評分即使再細微的地方也要做到極致的難度計算,那都是無可複製的狀態。競賽中比例更高的單足滑行、小跳,更多的中軸彎曲與肢體延伸,選手用盡全力推高所有技術細節,再以音樂串連起這些動作,自然形成了賽場內才有的演技。

老實說GIFT的引璇,在情感表達上比起24hTV更接近競賽。

一方面開了大燈、使用與比賽相同規格的冰場,製作方盡量還原了競賽的流程與環境;另一方面,在背有傷情之下,結君的最高目標就是順利完成編排的步法旋轉、clean所有的跳躍。如此背水一戰的緊張感,也與結君現役時的歷程類似。

不過轉職後畢竟面向的受眾不同,加上單獨冰演必須衡量體力,在不影響歌曲詮釋的狀態下,順著演技調整身體的重心與律動,或許比追求難度更為重要。比如開頭燕式平衡後側收浮腿單足站立滑行,轉職後的兩次演出都換成雙足……這個部分我雖然比較喜歡競賽版本,但綜觀整首短曲,羽生君調整了不只一處的細節,比如4S之後規尺步頭與左手擺動的時機,就以轉職後的版本更為合樂。

所以很難評價哪個版本更好或更壞,只能說我們做為觀眾更喜歡哪一個版本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ice  的頭像
    Alice

    左‧岸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